天天小知识
神经拟态芯片拉近AI与人脑距离
近日,一直致力于模仿人类五感的人工智能又有新突破,通过神经拟态芯片,人工智能已经掌握了丙酮、氨和甲烷等10种气味的神经表征,强烈的环境干扰也不会影响它对气味的准确识别。这项由英特尔研究院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共同参与的研究成果,日前发表于《自然·机器智能》杂志上。
神经拟态即通过模拟人脑神经元的工作机制,让计算机具备像人一样的自然智能特性。英特尔公布的另一项研究显示,将上述768块神经拟态芯片集成在5台标准服务器大小的机箱中形成的神经拟态系统——Pohoiki Springs,已经相当于拥有了1亿个神经元的大脑,而这相当于一个小型哺乳动物的大脑神经元数量。
一只瓢虫的大脑有25万个到50万个神经元,蟑螂的大脑有100万个神经元,斑马鱼的大脑有1000万个神经元,小型哺乳动物大脑有1亿个神经元。
自然界中,即使最小的生物也能解决极为复杂的计算问题,很多昆虫大脑的神经元数目远低于100万个,却能实时跟踪物体、导航和躲避障碍物。而人类大脑由860亿个互相连接的神经元组成,要让人工智能变得和人一样聪明谈何容易。
目前由两个上述神经拟态芯片组成的神经拟态系统有26.2万个神经元,相当于拥有了一只瓢虫的智慧,而由768块神经拟态芯片组成的神经拟态系统的智慧则追上了仓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