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外发生时,从家中到医院的距离若是太远,伤者就容易错过最佳救治时间。如果家中有急救箱,就能在意外发生时,自己简单处理,为严重伤情争取时间和生机。然而,电子科技大学近期发表在《英国医学委员会·公共健康》上的一项调查显示,只有不到1/4的家庭备有急救箱,且应急物品储备明显不足。
研究人员对四川省近500户常住居民家庭进行问卷调查,结果显示,只有24.7%的家庭配备急救箱。急救箱中备货最多的是碘酒等消毒用品,其次是药物(如非甾体抗炎药、止泻药)和敷料(如纱布、绷带),备货最少的是特殊药品(如速效救心丸、硝酸甘油片),仅有37户配备。部分家庭还配备了口罩、创可贴等护理用品。
我国地域辽阔、人口众多,地震、台风、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,创伤、疾病急性发作等意外情况也很常见,家庭急救箱在应对这些情况时能发挥重要作用。比如,在地震逃生和救援中,利用家庭急救资源进行自救占70%,互救占20%,公救只占10%。在日本,家庭应急包配备率高达90%,美国几乎家家都有应急工具箱(含急救箱)。相比之下,我国家庭拥有急救箱比例较低。针对大陆地区近万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,只有23.07%的家庭配备急救箱。此外,我国家庭急救箱普遍存在急救药品和用品短缺,居民主要储备的是消炎、止泻等日常治疗用药,速效救心丸、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品储备有限。
急救箱的普及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?上述研究总结了五大因素:一是家庭人均月收入。收入越高,生命财产安全意识越强,越倾向于配备急救箱。二是医疗保险。与自费者相比,有医保的人更倾向于准备急救箱,而没有医保的人可能经济上处于劣势。三是慢性病。患有慢性病的人更倾向于积极主动进行健康管理,配备急救箱是健康决策之一。四是自我效能。自我效能(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与判断)高的人更能积极应对突发事件,更倾向配备急救箱。五是健康素养水平。健康素养水平越高,越有可能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,采取积极的健康行动。
社会各层面首先要加强应急知识的科普,提升家庭应急避险能力、自救互救能力和抗风险能力。其次,不同地区和家庭面对的风险不同,各地应因地制宜推出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,引导家庭科学储备。例如,北京急救中心制定了《家庭医疗应急物品指导目录》,包括基础配置(个人防护、清洁消毒、包扎固定、通用器材、避险逃生)和特殊配置(特殊止血、应急药物、防疫物品)两大类,家庭可在目录基础上结合实际需要和成员需求进行增减。一般来说,家庭急救箱至少要有以下物品:常用药品,如抗感染、抗感冒、止泻等非处方药,慢性病患者根据病情配备降压药、降糖药、哮喘药,以及硝酸甘油、中医药应急制剂、口服补液盐等急救药;医用材料,如电子体温计、镊子、口罩,以及绷带、创可贴、纱布等伤口敷料;清洁消毒用品,如碘伏、棉签、生理盐水,用于伤口处理和消毒。
急救箱中的应急物资应定期更新,建议每3个月查看物资有效期,及时替换;急救箱要妥善处置,放在孩子不易接触到,但大人熟悉、易拿到的地方,保证处于随时可用状态,置于阴凉干燥处。为了准确地使用应急救护物品,建议每个家庭应至少有一名家庭成员具备急救知识和能力,其他成员也应积极学习急救技能。